高血压中医调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类型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理想血压 | <120 | <80 |
正常血压 | 120~129 | 80~84 |
正常高值 | 130~139 | 85~89 |
高血压 | ≥140 | ≥90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90 |
糖尿病中医调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诊断 | 条件 | 静脉(全血) | 毛细血管 | 静脉(血浆) |
糖尿病 | 空腹 | ≥6.1 | ≥6.1 | ≥7.0 |
服糖后2h | ≥10.1 | ≥11.1 | ≥11.1 | |
糖耐量受损 | 空腹 | <6.1 | <6.1 | <7.0 |
服糖后2h | 6.7~10.0 | 7.8~11.1 | 7.8~11.1 | |
空腹血糖受损 | 空腹 | 5.6~6.1 | 5.6~6.1 | 6.1~7.0 |
服糖后2h | <6.7 | <7.8 | <7.8 |
脂肪肝中医调理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中医以疏肝健脾、化湿通络、运动养生等体质调理,可以逆转脂肪肝,使身体恢复正常。
高脂血症中医调理
血脂是人体血浆内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胆固醇脂、b-脂蛋白、磷脂、未脂化的脂酸等。当血清胆固醇超过正常值230毫克/100毫升,甘油三脂超过140毫克/100毫升,b-脂蛋白超过390毫克/100毫升以上时,即可称之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中医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等体质调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
颈椎病中医调理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通过中医舒经活络、补益正气、传统疗法的调理,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解除身体之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疲劳综合症中医调理
生活在现代化都市,感受着城市的快节奏,一不留神都有被淘汰的厄运。于是,我们屏住呼吸,大步向前,为不落后于他人,为有一份稳定工作,为拥有一个幸福家庭而赚取不薄的收入,努力着,拼搏着。努力、拼搏固然没错,然而疲劳也如影随行,不断地侵蚀着每一位"工作狂"的躯体,让他们身心憔悴。慢性疲劳综合征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
1. 轻微发烧
2. 淋巴结疼痛
3. 时常头痛
4. 肌肉无力
5. 肌肉疼痛
6. 时常喉咙痛
7. 睡不好
8. 游走性关节痛
9. 运动后长时间疲累
10. 有以下神经性或心理问题:脑筋混沌、健忘、容易烦躁、易怒、忧郁、对强光敏感、无法集中精神。
通过中医气血阴阳辩证调理,使阴阳平和协调,达到身体健康之目的。
中医减肥调理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脂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调理人体生物功能,平衡阴阳,调理脏腑,运动气血,疏通经络,达到减肥之目的,根据临床研究有效达到92%以上。
面部黄褐斑中医调理
面部黄褐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症状,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面部黄褐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对于皮肤的面部黄褐斑,主要本着预防与治疗结合的方法。中医通过对女性内分泌环境的调理,达到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和面部黄褐斑的目的。
产后恢复中医调理
产后恢复,是指女性在生产完毕之后,常常会因为身体过于虚弱而需要一定的恢复和保养,而这种恢复和保养被称之为产后恢复。产后恢复包含的主要方面有产后会阴部位的私处细胞活力因子护理及产后的体型恢复、产后的子宫恢复和产后的心理恢复,女性在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营养饮食的均衡。中医调理产后恢复是集传统疗法调理、药膳调理、运动养生、心理调节于一体的绿色、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具有其他疗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月经失调中医调理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中医通过辩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和传统疗法,有效的调节人体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痛经中医调理
痛经,或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妇女在经期有轻度不适,不过痛经是指经期的疼痛影响了正常的活动,周期性的经期疼痛是常见的,并且发生于大多数月经周期,需要治疗。痛经常为绞痛并伴有下背部通、恶心、呕吐、头痛、或腹泻。中医通过经络调理,配合中药汤剂或药膳能有效治疗痛经,提高生活质量。
考前综合症中医调理
考前综合症,可以说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往往可以归纳为紧张、疲惫、焦虑、烦躁等,其结果一般表现为精神不易集中,成绩不够稳定。中医认为,本病多以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肝火疏泄,气血不足所致,通过辩证采用传统疗法,配以中药汤剂、药膳,能起到理想的效果。